如何找到加拿大工作?加拿大求職攻略【餐廳打工篇】
剛到加拿大時,生活費往往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
為了盡快找到工作,在加拿大打工找餐廳的工作往往比辦公室更快上手、也更容易入門的方法之一。
尤其在加拿大,由於有小費文化,雖然基本薪資是按最低工資計算,但小費通常可以額外分潤。
如果能進到消費金額較高的餐廳,小費收入甚至有機會超過辦公室的固定薪水!✨
我自己和身邊很多朋友,也都是從餐廳工讀開始,慢慢打開在加拿大生活的第一步。
無論是咖啡廳、餐廳內場、外場服務生,都是剛來加拿大時較容易入門、同時能快速融入英文環境和職場文化的工作選擇。
如果你也正在尋找在加拿大打工的第一份機會,希望這篇小小整理,能陪你更快上手,也少走一些彎路🌷
文章目錄
(一)加拿大餐廳打工常見職位介紹
在加拿大,餐飲業打工的職位種類很多,不論英文程度、工作經驗如何,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起點。以下整理幾個最常見的餐廳職位,讓你更容易釐清方向;不過如果是到亞洲餐廳,尤其是華人雇主,基本上不會分這麼仔細,大多就是分外場(服務生)和內場(廚房)。
1. Server(外場服務生)最常見
主要負責接待客人、介紹菜單、點餐、送餐及結帳,是直接面對客人的第一線人員。
因為接觸客人時間長,通常小費收入也會比較高。
✅ 適合:英文溝通能力較流暢、喜歡與人互動的人。
2. Busser(助理服務生)
協助外場維持環境整潔,像是收拾餐盤、補水、整理桌面。通常也會分到部分小費,但英文需求較低。
✅適合:剛到加拿大、想累積第一份餐廳經驗的新手。
3. Host/Hostess(接待)
負責迎接客人、安排座位、管理訂位,有時需要協調內外場的工作流程。
英文能力要求較高,因為需要與客人有較多交流。
✅適合:喜歡微笑服務、英文口語流利的人。
4. Line Cook(廚房助手)
在廚房協助備料、料理簡單菜色,通常不需要直接面對客人。
✅ 適合喜歡後場工作、或有餐飲相關經驗的人。
5. Dishwasher(洗碗工)
負責洗碗、整理廚房設備,是後場工作中最基礎但也最重要的一環。
通常對英文沒有特別要求,但工作節奏會很快,需要一定體力。
✅適合:希望快速找到入門工作、先累積加拿大工作經驗的人。
在加拿大,不同類型的餐廳,內部的分工細緻度和小費制度也會有所不同。
如果是在外國人較多的西式餐廳,通常會有比較明確的分工。
比方說,一進門會有接待(Host/Hostess)帶你入座,之後會由另一位固定負責的服務生(Server)接手。
從點餐、送餐到結帳,都會由這位服務生全程負責;如果用餐中有任何問題,也通常是找這位服務生協助,而不能隨便找其他人。
而在亞洲餐廳(像是中餐、日式、韓式等),分工就不會這麼細緻,
大多只區分成內場(廚房)和外場(服務生)兩大類,
服務過程中,可能每位外場人員都會互相幫忙,沒有「專屬負責一桌」的情況。
在小費分配上也有差異:
- 在西式餐廳,小費通常是按照「服務區域」來分,
也就是哪位服務生負責哪區,就領那區的小費,並可能扣除一小部分回饋給內場廚房團隊(通常叫做tip out)。 - 在亞洲餐廳,小費多半是由全體員工平分,
通常會依照比例,比如外場7成、內場3成,或其他協議好的方式。一般來說,外場因為直接面對客人,分得的比例也會比內場高一些。
✨了解這些小文化,能幫助你在找工作時更有心理準備,也能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環境!
(二)如何找到加拿大打工機會
相較於辦公室工作,多半只能在線上投遞履歷,但是找餐廳工作的方式就比較多元了,不一定只能光靠投履歷,很多時候主動出擊和人脈推薦,在這裡也是很重要的關鍵。以下整理幾個常見又實用的方法,給正在找工作的你參考🌷
1. 親自送履歷(Walk-in)
許多餐廳都習慣接受「直接走進店裡投履歷」的申請方式。
尤其是餐飲業,餐廳常常會在忙碌時段臨時需要人手,所以現場投履歷+簡單自我介紹,往往更有機會留下好印象。
✅小建議:
- 選擇在下午2點~4點之間,避開午餐與晚餐高峰,經理比較有空面試你。
- 穿著整齊清爽,微笑自然地說:「Hi, I’m looking for a part-time job. May I drop off my resume?」
2. 打電話詢問(Phone Inquiry)
如果不方便親自到現場,或者想先確認餐廳是否有開缺,也可以試試看直接打電話詢問。
✅打電話的時機:
- 直接打去餐廳詢問:即使你沒有看到公開職缺,也可以主動問問是否正在找人。
「Hi, my name is [名字]. I’m calling to ask if you are currently hiring for any part-time positions?」 - 另外一種也是成功機率較高是在網路上看到職缺後,先打去確認:
有時候Indeed、Craigslist或是其他求職網站上的徵才訊息可能已經有人錄取了,
這時先打電話問一下,不但可以節省時間,也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積極態度!
「Hi, my name is [名字]. I saw your job posting online and I would like to ask if the position is still available?」
如果對方表示還有缺,可以進一步問:「Would you prefer me to email my resume or drop it off in person?」
💡小提醒:打電話建議一樣選在非用餐高峰時段(如下午2~4點),這樣比較不會打擾到餐廳。
3. 線上平台找工作
除了親自拜訪,現在也有不少網站和群組提供打工職缺資訊,例如:
- Indeed
- Craigslist(注意篩選真實性)
- Facebook社團
- Vanpeople 人在溫哥華
- Vansky 溫哥華天空
通常,親自送履歷或打電話詢問,會是最快也最容易得到回應的方法。
不過我知道,有些人是持打工度假簽證來加拿大的,希望能在出發前就先找到工作機會,因此會選擇先透過網路投遞。
這樣做也是可行的,只是要有心理準備:
如果是投遞餐飲業職缺,利用線上平台申請的速度通常會比較慢,有時甚至很常遇到沒有回音的情況。
因為餐廳更習慣直接現場找人或靠人脈推薦。相對來說,如果你是找飯店業、櫃檯接待、零售業這類比較正式編制的工作,透過網路平台投遞可能就會比較合適,回應的機率也相對高一些。
(三)餐廳打工面試通常會問什麼?
當你拿到面試機會時,恭喜你已經成功踏出很大的一步了!✨
在加拿大,餐廳打工的面試通常節奏很快、很直接,主要是了解你的態度、可上班時間和基本英文溝通能力。
以下整理一些常見面試問題,讓你可以提前準備,面對面試時更有信心🌷
1. Have you worked in a restaurant before?(你之前有餐廳工作經驗嗎?)
- 如果有經驗就簡單分享過去做過什麼、擅長什麼 ➔ 可以簡單分享你做過什麼樣的工作內容,例如外場服務、內場協助或收銀結帳。
➤ 範例:Yes, I worked as a server at a café before. I helped with taking orders, serving food, and providing customer service…. - 沒有經驗也沒關係,可以去想其他之前做過的工作經驗有沒有關聯性
比方說:大學時做過補習班助教
➤ 範例:While I haven’t had direct experience working in a restaurant, I have worked closely with people as a teaching assistant. Through that experience, I developed strong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patience, which I believe are valuable in a restaurant setting.
2. Can you work flexible hours, including weekends and evenings? (你可以配合彈性工時嗎?包含週末和晚上?)
這題通常我會盡量展現自己時間很彈性。即使心裡知道自己有其他安排,我也會先強調能配合餐廳需求,比如:「平日晚上和週末大部分時間都可以排班,有需要調整也會提前告知。」
餐廳通常很看重這點,因為假日和晚上的人手最容易缺,所以如果能讓面試官感覺到你是個可靠又好溝通的人,印象也會加很多分~
- 時間彈性好配合
➤ 範例:Yes, I’m flexible with my schedule and available to work evenings and weekends if needed. - 時間已知某時段有事情
➤ 範例:I’m available most days, but I have classes on Tuesday mornings. I’m happy to work around the schedule as much as possible.
其實我覺得,只要態度表現得很願意配合、對工作或餐廳有興趣,大部分雇主都會願意聊聊看。
就算最後因為排班不合被刷掉也沒關係,換個角度想,搞不好這種老闆本來就比較難搞,進去之後反而還容易被刁難。如果沒錄取也不用太在意,反正機會還很多,慢慢找一定會遇到適合自己的!
3. How would you handle a difficult customer? (遇到困難客人時你會怎麼處理?)
這題我通常會回答說,如果碰到困難的客人,我會先保持冷靜,先頃聽對方的需求或抱怨,讓客人感受到有被尊重、被聽見。如果當場無法立即解決,我會禮貌地告訴他們我會向主管反映,並盡量提供後續的解決方案。遇到這種情況,最重要的是保持專業態度,不讓情緒影響處理過程,並努力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。
➤ 範例:I would stay calm, listen to the customer’s concerns carefully, and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 politely.
If I can’t resolve it right away, I would let them know I’ll ask a manager for assistance.
I believe staying professional and managing emotions is key to finding a good solution for both sides.
4. Why do you want to work here?(你為什麼想來這裡工作?)
其實這類問題,說白了就是需要稍微包裝一下。
現實情況是,我們工作當然是為了收入,
但在面試時,直接回答「因為需要錢」顯然不是最合適的做法。
所以,回答這類問題時,可以適度帶出自己對餐廳的欣賞、對團隊合作的期待,讓面試官感受到你的真誠和投入。
➤ 範例:I really like the atmosphere here — it feels welcoming and positive, and I enjoy working in environments where teamwork and good service are valued. I believe it would be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me to build my customer service skills and contribute to a friendly team.
5. When can you start working?(你最快什麼時候可以開始上班?)
這題其實就是在確認你的可用時間,特別是在餐飲業,如果能夠「越快越好」且「表達得有彈性」,通常會大加分
- 立即上班
➤ 範例:I’m available to start immediately, or as soon as needed. If there’s any training required, I’m also flexible with the schedule. - 需要一點時間
➤ 範例:I can start within [幾天內] after confirming the offer. I’m happy to arrange my schedule to match your needs.
(四)餐廳打工常見的挑戰與心態調整
餐廳打工,是一個可以快速累積經驗、融入在地生活的好方式,但也難免會遇到一些需要調適的挑戰。
提前了解這些情況,並保持正確的心態,能幫助自己走得更穩,也讓工作變成一段成長的過程🌷
1. 忙碌高峰時段的壓力
餐廳在用餐時段(如午餐、晚餐、週末早午餐)通常非常忙碌,
客人多、訂單量大,節奏快到幾乎沒有喘息時間。
✅ 小提醒:
一開始可以先把「照顧好眼前客人」當成最重要的事,
不需要急著做到完美,只要保持冷靜、有條理地一件一件完成就好。
隨著時間累積,應對忙碌的速度和流暢度會自然提升✨
2. 面對不同性格的客人
在餐廳工作,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客人,有些很有耐心,有些則可能比較急躁或情緒化。
✅ 小提醒:
把自己當成「提供服務的專業角色」,
盡力做到有禮、穩定,不需要被客人的情緒影響自己的表現。
如果遇到真正難以處理的情況,記得適時尋求主管協助🫶🏻
3. 身體的適應與自我照顧
長時間站立、端盤子、快速走動,對體力是一大考驗,
尤其剛開始工作的前幾天,身體會特別疲憊。
✅ 小提醒:
- 穿一雙舒適耐走的鞋子(非常重要!)
- 工作前後記得做伸展,幫助肌肉放鬆
- 多喝水、適時補充能量
把自己的身體狀態照顧好,才能長期穩定地累積經驗✨
在加拿大從事餐廳打工,也許一開始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挑戰,但每一個忙碌的時刻、每一次努力適應的過程,都在悄悄累積你的成長與韌性。
給自己一點時間,不需要完美,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,你會發現,自己比想像中更堅強、更有力量,
而這些累積起來的經驗,也會成為未來轉向更理想工作的寶貴基礎🌷
(五)如何累積經驗,未來轉往更理想的工作?
在加拿大打工,有些人會從餐廳開始,可以一邊累積工作經驗,一邊慢慢規劃自己的下一步。
如果你有其他想挑戰的工作領域(例如零售、飯店、辦公室等職缺),其實可以在打工的同時,持續投遞履歷、參加面試,慢慢為自己打開更多選擇的機會。在這個過程中,不一定要急著把所有壓力放在找正職上;有一份穩定的打工收入,可以減輕生活上的焦慮,也能讓你不用每天被投履歷、面試的壓力困住心情。
打工,有時候不只是支撐生活的方式,也是一個調整心態、認識自己的機會。
在這段時間裡,你或許會更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節奏、團隊氛圍,也能更清楚地描繪出下一步的方向!
如果你在加拿大找工作的過程中,有遇到煩惱或困惑,歡迎來IG找我聊聊🌷
雖然我可能無法在網路上分享太多個人的詳細背景,但很希望能在異地生活的路上,陪你一起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。
海外生活有時候會有點孤單,有些煩惱,可能反而不想和熟人分享,如果需要的時候,或許我這個陌生人,也能成為你的聽眾,因為我也曾經這樣遇到茫然和未知,自己一個人一步步慢慢走過來的~
平常我也會在IG分享工作之外的溫哥華生活日常、美食小店,以及旅遊整理,如果你對海外或是加拿大生活有興趣,很歡迎一起交流、一起記錄生活的片段。
如果需要更多幫助,也可以參考下方我整理的小資源,讓你的準備過程更輕鬆、更有方向✨